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政治监督 护航“十四五” 担当显忠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
办好群众“关键小事”|疏堵清障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打造“法院司法保障+行政专业监管”多元共治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中国法院新闻网  字体大小[ ]

协同调解 精准化解

打造“法院司法保障+行政专业监管”多元共治模式

  法院讯(蔡磊)走进一扇门,化解万般事。近年来,临江林区基层法院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选派业务骨干常驻临江市综治中心。主动对接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等社会基层治理单元,联动住建、人社等部门,开展调解指导、以案释法、诉调对接等工作,构建“协同调解、精准化解”的解纷格局,成功打造“法院司法保障+行政专业监管”的社会多元共治模式。

  “我要求某供热公司支付所欠的煤款。”

  “马上进入供热期了,年底无法清偿煤款。”

  2021年,某供热公司为生产经营在煤炭供货商张某等处购买煤炭,所欠煤款因生产经营困难尚未还清,今年9月,张某等人将供热公司起诉至法院请求支付所欠煤款。

 因供热公司生产经营困难,案件涉及当事人众多,在征求当事人同意后将案件分流至临江市综治中心。临江林区基层法院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联动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建“法官+调解员”模式的联合调解小组,发挥调解、行政职能优势,对张某等人和供热公司释法明理。

  “这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关键点在于供热公司在按时还款的同时能够保障其正常生产经营。”调解初期,张某等人担心供热公司因生产经营面临困境无法偿还煤款;临近供热期,供热公司在无法摆脱生产经营困境的同时仍需经营,保障正常供热,短时间内无法偿清煤款。双方对立情绪严重,调解陷入僵局状态。

  “调解是定分止争的最佳方式,能够及时、彻底解决纠纷,修复因诉讼而受损的人际关系。”法官与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调解员在第二次调解过程中针对双方的诉求分层调解。调解员劝导供热公司要直面生产经营的困境和因其结出的恶果,在偿还煤款的同时也要保障供热达标。法官在调解时积极取得张某等人的理解,“供热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多理解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之处。”多轮沟通后,双方握手言和,达成共识:供热公司在不影响正常供暖的前提下于2026年6月30日前清偿全部煤款并以未还煤款为基数按LPR计息至全部煤款还清为止。

  入驻综治中心并非是法院的“单打独斗”,而是与基层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行业主管优势与供热企业沟通。临江林区基层法院提供法律指导,规范监督、引导调解流程,司法确认达成的协议,赋予调解协议的强制执行力。该案件的成功调解是临江林区基层法院运用诉调对接机制,联动综治中心其他入驻单位成功化解矛盾纠纷,形成多元共治的真实缩影。

  “法院不仅是矛盾纠纷的‘终结者’,更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入驻综治中心后,通过设立专门诉讼服务窗口及功能区,提供“指导调解、诉调对接、司法确认、速裁快审、协助培训”等全流程服务。强化与行政机关间的沟通联动,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享、优势互补,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立案后委托调解成功率提升至85%,家事纠纷调解满意度达100%。实现调解协议当场司法确认,案件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5.8天,确认率达100%。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实现异地当事人“指尖调解”,在线调解占比30%,平均耗时较传统模式减少2.6天。

  “单一解纷”到“多元共治”,临江林区基层法院与临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动调解的生动实践,既是对“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的生动诠释,更是探索出一条司法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新路径。随着“法院司法保障+行政专业监管”多元共治模式的日益成熟,一幅“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矛盾就地化解”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